綏寧新聞網訊(記者 孫芳華 通訊員 朱崴 戴哲學)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立足“民族、生態、文化”三大特色,致力于苗族插繡保護傳承工作,9月14日,由縣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主辦,縣文化館承辦的我縣2023年苗族插繡技能大賽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行。來自全縣各地的30余名苗族插繡繡娘參加了此次比賽。
綏寧苗族插繡是苗族傳統手工刺繡藝術的一個主要品種,構圖古拙淳樸、色彩熱烈原始、繡法獨特、立體感強烈。主要流傳于以我縣關峽、寨市為中心的苗族聚居區,現為省級非遺項目。苗家插繡講究一畫,畫面靈感來源于生活,展現苗族特色風情;二繡,講究平心靜氣,針為苗家插繡特有自制空心針,在下針時,用力要均勻,針刺的深淺要到位,每針之間的間距要齊整;三剪,用剪刀將正面凸起繡線依圖案需求按繡線顏色由深至淺修剪。比賽現場,參賽繡娘們身著民族傳統服飾,熟練地穿針引線,在小小的織布上“飛針引線”,用五顏六色的繡線,勾勒出精美的蝴蝶圖案。在參賽選手細密均勻的刺繡針法下,一個個小巧玲瓏、構思巧妙的蝴蝶繡品呈現在評委面前。
此次“苗族插繡”技能大賽,充分展示了我縣“苗繡”藝術的發展成果,進一步激發了我縣廣大民眾的創業熱情,和對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濃厚氛圍。當天,還舉辦了湖南師范大學“湘繡產品創新研發人才培訓班”學成歸來人才宣講授課講座,講座圍繞我縣苗族插繡的研究方向,如何更好的傳承和傳播插繡文化,如何致力于將傳統苗族插繡技藝與現代審美相結合,讓苗族插繡作品更受人們的喜愛,讓苗族插秀煥發新時代生機展開。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孫芳華 朱崴 戴哲學
編輯:楊汐
本文為綏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