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這是我們的純手工竹編荷花籃,籃口荷花造型,籃身鏤空,喜歡的話拍二號鏈接?!?5歲的唐人身著短袖襯衫,操著一口湘普,坐在直播鏡頭前熟練地介紹產品。
他身后的貨架上,擺滿了各種樣式的手工竹編制品,古樸自然。返鄉創業三年,唐人通過直播帶貨等渠道,幫助當地村民實現就業增收。
綏寧縣黃土礦鎮唐家村村支書唐人正在直播手工竹編過程
綏寧縣黃土礦鎮唐家村村支書唐人助農直播帶貨中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越來越多像唐人一樣的“新農人”帶著經驗、資金、技術返鄉創業就業。他們發力數字經濟新賽道、鋪展綠水青山新畫卷、探索科技致富新路徑,成為推動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重要力量。
“我要回農村”
2021年,在廣東佛山工作的唐人回到湖南省綏寧縣黃土礦鎮唐家村。
“村里的老支書叫我回來,他希望我能帶著村里人做點事?!碧迫烁嬖V上海證券報記者。
回村后的唐人被推選為村支書。當地年輕人大多進城務工,留在村里的老人守著家里的一畝三分地,收入有限。唐人便組織老人利用閑暇時間編竹編制品,也讓村民多一條創收的路子。目前,已有三四十戶村民加入到唐人的“竹編大軍”。
在綏寧縣,越來越多曾經“走出去”的年輕人開始返鄉創業。不久前,90后陶濤回到李熙橋鎮陳家村創辦了辣醬廠。
談及回來建廠的初衷,陶濤表示:“雖然現在的食品很豐富,但是跟我以前吃的口味不一樣。我就是想把小時候的味道做出來,介紹給更多人,哪怕每瓶辣醬只賺幾毛錢?!?/p>
目前陶濤已經研發出20多種口味的辣醬,還收到當地一些餐飲企業的訂單。擁有多年電商經驗的他準備利用網上平臺銷售自己的辣醬,“您看,這是我規劃中的直播間。這里像一個開放式廚房,打算做一個灶臺……”陶濤指著一小塊空地告訴記者。
位于李熙橋鎮的湖南沃佳特科技有限公司是當地少有的外貿企業,主要生產、研發、銷售自動變光電焊帽和自動變光濾鏡。企業負責人莫顯華在外奮斗打拼多年,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和資本。公司成立當年就從預期100萬元的出口做到了540萬元。
湖南沃佳特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工人生產加工產品 (記者 李苑 攝)
記者走進公司生產車間時,十余名工人正在流水線上忙著加工生產產品。
“到了我們這個年紀,很想回到家鄉?!蹦@華說,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家鄉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自己也想盡一份微薄之力。
記者調研發現,近年來,一大批“新農人”陸續回歸家鄉土地,深耕鄉村沃土,以己之長賦能鄉村振興。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12年至2022年底,全國返鄉入鄉創業人員數量累計達到1220萬人。他們不但帶來了新技術、新思想、新產品,也為傳統農業轉型注入新元素和新動能。
讓“新產業”實現“產業興”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前提,“新農人”的到來為振興產業“輸血造血”。他們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讓“新產業”實現“產業興”。
順著蜿蜒的盤山公路而上,一路都是連綿無盡的山脈、流連林間的云海,通往綏寧黃桑壩哪部落藝術民宿的道路兩旁都是苗族獨有的圖騰石像。
“壩哪部落是苗族現存最古老的部落之一,我很喜歡這里的古寨和吊腳樓。但是幾年前回鄉,我看到的卻是一片廢棄之景,很多年輕人外出發展,吊腳樓也破敗得看不出從前的模樣了。當時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泵袼蘩习辶卧傧舱f。
身為室內設計師的廖再喜2018年回到家鄉綏寧,他利用自己的專長讓那些被人遺忘的苗寨建筑重現生機。這些具有苗族風俗人情的民宿不但受到游人的追捧,也讓當地村民認識到民俗文化的價值。
很多村民紛紛效仿,將家里閑置的老宅改造成特色民宿。文旅融合不僅給人煙稀少的村子帶來了人氣,也給村民帶來了財氣。
唐人的竹編產業也經過了不斷的探索。盡管綏寧是有名的楠竹之鄉,但是這種竹子并不完全適合手工竹編用品的制作。為了將楠竹最大化利用,唐人了解到各地正在推動“美麗庭院”建設,于是將楠竹加工成竹籬笆、竹門樓等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生產第一年就接到了100多萬元訂單,大大提高了部分村民的收入,緩解了部分村民的生活壓力。
“鄉村產業振興需要及時關注市場需求,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因地制宜,從特色產業精準發力,建立起全鏈條的產業?!睂<艺J為。
鄉村振興關鍵要“留住人”
記者發現,要實現鄉村振興,僅僅鼓勵年輕人返鄉遠遠不夠,還要讓這些“新農人”能夠留得下、穩得住,這需要更多政府層面的配套措施。比如,在生產用地、資金貸款、項目引導、創新平臺等方面,都要為返鄉的“新農人”鋪平道路,提供便利,減少創業者的成本和難度。
一些歸鄉的“新農人”告訴記者,專業技術人才的缺乏是影響創業的問題之一。很多人不愿意來,來了留不住,這都會使企業沒法做大做強,做精做深。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專家朱寧認為,針對鄉村人才發展難題,需要在目前政策的基礎上,持續創新人才培養、引進、使用以及扶持激勵保障政策,進一步激勵引導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擔使命顯身手,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做好“育引留用”文章,切實開創鄉村人才振興新局面。
近年來,中央針對鄉村振興人才建設出臺了一攬子政策。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要培養更多的本土鄉村人才,并把人力資本開發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和舉措。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總體方向和要求。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到,在強化政策保障和體制機制創新,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實施鄉村振興人才支持計劃,組織引導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社會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等領域人才到基層一線服務,支持培養本土急需緊缺人才。
“要提高思想認識,高度重視農村實用人才在農村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強教育培訓,提高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質量;健全管理機制,有效促進農村實用人才資源開發;完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和激發農村實用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睎|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教授孫成武建議。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編輯:秦玲玲